|
【鉴别】airmx公开推出滤芯检测工具,教你一招鉴别h13滤芯真伪 |
【jianbie】2018-7-6发表: airmx公开推出滤芯检测工具,教你一招鉴别h13滤芯真伪 无论是空气净化器还是新风系统,最重要的就是净化效果。而决定净化效果最核心因素就是hepa高效率芯的过滤效率。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的本质,就是通过风机把脏空气吹过滤芯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。市场 airmx公开推出滤芯检测工具,教你一招鉴别h13滤芯真伪无论是空气净化器还是新风系统,最重要的就是净化效果。而决定净化效果最核心因素就是hepa高效率芯的过滤效率。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的本质,就是通过风机把脏空气吹过滤芯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。 市场上众多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值强调空气净化的效果值,而对于用户而言,净化效率的持续性效果却不得而知。airmx首推出空气净化类检测工具,来帮助更好地验证,决定净化效率关键核心的hepa高效滤芯的真伪标准。 hepa高效滤芯按照等级分为h11、h12、h13、h14级别,级别数字越高,过滤效果越好,达到h13级别标准的滤芯,对于直径大于0.3微米(头发直径的1/200)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可达到99.97%以上,是烟雾、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(抽烟产生的烟雾颗粒直径为0.5微米)。 一般情况下,hepa滤芯一直是被广泛运用于医疗,科研和航空领域,如手术室、动物实验室、晶体实验和航空等高洁净场所。 据了解,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所使用的主流滤芯,实际上多是打着概念的“伪h13”级别标准的滤芯。 很多的空气净化器商家声称的所谓的h13级别滤芯,实际上均为h11、h12级别的滤芯叠加静电驻极来过滤加吸附颗粒物。 这类滤芯在开始的时候可能能够勉强接近真h13滤芯的过滤效果(实际上开始也远远达不到h13级别),伴随着静电驻极的使用时间、空气温湿度的变化,以及容尘量等诸多的因素,静电吸附效果逐渐开始减弱和失效,此时号称h13级别的滤芯,净化效率会瞬间降到h11级别以下,之前静电吸附的颗粒物会被再次吹散进入空气中,造成二次污染。 一般情况下,滤芯级别是官方直接给出的数据,用户无法判断,这里给出有一种最简单有效,略显粗暴的方法:用烟饼进行试验。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并看到,烟饼实验全过程和效果,我们分别用airmx pro外循环空气净化器、飞利浦和iqair空气净化器进行试验,这三个品牌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。 在试验视频中可以看到: ①我们首先点了一只烟,pm2.5检测仪爆表。点20只烟时,检测仪瞬间爆表。 ②以 3千元级别进口净化器为例,用一只烟作为污染物时,测验的pm2.5结果为26。当污染物为20只烟时,净化pm2.5后直接爆表。 ③以万元级的空气净化器为例,污染物为一支烟,净化后的pm2.5接近0,污染物为20支烟,净化后的pm2.5为30左右。污染物为专业烟饼,净化后pm2.5为200左右。 ④以外循环空气系统airmx pro为例,污染物为一支烟,净化后的pm2.5为0。污染物为20支烟,净化后的pm2.5为0。污染物为专业烟饼,净化后的pm2.5为0。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,这三款空气净化器的最终得出的测试效果,真实数据在眼前显而易见,只有airmx pro能够做到出风口始终为0。 为什么选择用烟饼进行试验? 烟饼燃烧后的pm2.5浓度过万,而真h13滤芯过滤效率是99.97%以上。以烟饼燃烧后浓度为一万来计算:10000*99.97%=3,也就是说经过真h13滤芯过滤后出风口pm2.5数值至少应该达到个位数才是真的h13滤芯。 而实验中只有使用了真h13滤芯的airmx的出风口始终为0。 教你一招如何鉴别h13滤芯的真伪? 两个非常简单鉴别滤芯真伪的方法。 一是用烟饼测试出风口。烟饼的pm2.5浓度上万,真的h13滤芯的过滤效率是99.97%以上。假设烟饼的浓度是一万的话,那出风口的数值大概应该是小于等于3。因此,用烟饼测试出风口,pm2.5数值只有达到个位数,才可以判定净化器的滤芯是真正的h13级别滤芯,而airmx的出风口测试结果始终为0。 二是查看滤芯的正背面颜色。滤芯用了很久以后,它的背面是否变颜色。真正的h13滤芯背面还是会很白,因为颗粒物基本上是无法穿透这个滤芯,都被过滤了,而那些伪h13滤芯,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,不管正面还是背面颜色都会随之变暗变黑。 实际真实测试,airmx的滤芯无论使用周期是多久,背面依然是保持不变的白色,这才是真正的h13级别滤芯。 以下是两组滤芯使用半年后: ▲伪h13滤芯对比实拍可以看出,脏空气穿透滤芯两面颜色并无差别。 ▲airmx h13滤芯实拍对比,真正h13滤芯的出风面依旧如新。 对所有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而言,滤芯是决定净化效果的核心。用一块烟饼就能轻松地鉴别h13滤芯的真伪,撕掉伪h13滤芯的面纱,欢迎大家测试~ (【jianbie】更新:2018/7/6 12:31:51)
|